VIE架構搭建為何要增設信托結構
信托,可以讓個人股東的資產更加私密,同時可以做到世代傳承、管理和資產變現避稅等優勢。常見的方式有:
1. 直接設立正規的家族信托,由專業的第三方直接協助持有和管理。這種方式,是更加私密和持久的方式,可以世代傳承和持有。
一般都是有長遠戰略規劃企業的個人股東或是大型企業的個人股東的持有方式。
2. 設立個人信托公司(PTC),控制和管理權還是由股東自身掌控。這種方式,相對簡單和自由,只是增加了信托的避稅隔離功能。
高凈值人群在管理自己的財富時,有時會出于某些原因:比如保密、信任,或對更復雜管理架構的需求,不愿將資產的控制權轉托給第三方。
一般適合,市值規模相對較小和年輕創業企業的個人股東。
VIE+家族信托應用實例
小米和瑞幸咖啡都采用了VIE架構+家族信托的方式在境外上市。
小米:小米集團是作為上市主體的開曼公司,小米集團往上穿透就到達了雷軍的家族信托,雷軍通過家族信托來持股小米上主體股權,參與上市公司利益的分配。往下穿透,則會順著VIE架構,到達小米在國內的運營主體,如小米通訊、小米影業等。
雷軍以這種方式,實現了自己在財富管理和家族傳承方面前瞻性的設計。
瑞幸咖啡:設立離岸家族信托→開曼群島注冊公司→BVI注冊公司→架設VIE→美國上市。瑞幸咖啡兩只股權家族信托的設計,意味著都把股權裝進了家族信托里。
通過這種設計,即使境內運營主體、WFOE與境外上市主體不存在股權控制關系,但通過協議安排也能將境內運營實體產生的利潤轉移到境外公司中去。
VIE架構+家族信托的優勢
無論是BAT這類互聯網公司創始人,還是美團、喜馬拉雅這些互聯網科技新貴,又或是這些年風起云涌的一眾獨角獸公司,他們在創始之初,都會紛紛搭建VIE架構搭建,為自己未來上市之路做好鋪墊,并且在搭建之時給家族信托的設立打好地基,可謂是一石二鳥。
這也是富有遠見之舉,用家族信托隔離風險,可以避免受到上市公司管理層面和運營層面未來發生動蕩的影響,使得自己更好把握這份股權的權益。
VIE架構的搭建和海外家族信托的設立重要性越發凸顯,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握著大把鈔票和股權的富豪們都在爭分奪秒的進行全新的籌劃來搭建堡壘,幫助自己保護財富。
當然,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采用這種方式,是否適合VIE架構和家族辦公室結合運用還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