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主要稅賦
近些年來,新加坡飛速發展,吸引了全球眾多知名企業在新加坡設立公司。新加坡轉口貿易業務,銀行業務,金融服務等業務都相當發達。新加坡競爭力逐步增強,不僅得益于新加坡的親商政策,還得益于新加坡的低稅率環境。
新加坡采用單一稅制。美國、中國等國家,稅種多,采用全球征稅的原則。而新加坡的稅種少,稅率低,采取屬地征稅原則,且是單一稅制。
新加坡現行主要稅種有: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不動產稅、印花稅、車船稅等。此外還有預提稅,關稅、博彩稅以及引進外國勞工的新加坡公司征收的勞工稅等等。無資本利得稅和遺產稅。
新加坡稅籌規劃工作
新加坡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17%,對于海外投資者來說,新加坡非常適合規劃稅籌。盡管新加坡公司的稅率低,但是合理規劃稅務能夠幫助企業節約更多的稅務成本,新加坡政府還有很多稅收上的優惠政策。
1. 接受資本性質收入而不是經營性質收入,比如買公司的股份合算還是買公司的資產合算。
2. 確保收入來源地不在新加坡,海外收入帶入新加坡在某些條件下是免稅的。
3. 利用法定稅收減免的利益,一個典型的例子,給高級行政人員是實物收益而不是納入的薪酬待遇。
4. 減少或避免浪費可扣稅費用,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避免接收免稅股息收入的集團控股公司中產生利息支出,因為這個利息支出是不可扣稅的,但是如果這個貸款是用來買設備,因為貸款而產生的利息支出是可扣稅的。
5. 申請現有的政府稅收優惠。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
新加坡對內外資企業實行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政策。新加坡企業所得稅普通稅率為17%。所有在新加坡投資的支出或利潤都要繳納所得稅,除非是在所得稅法案中特別規定減免的。這些免除的收入包括股份和信托基金的紅利以及固定存款的利息。
無論是本地企業還是外國企業,都必須對在新加坡境內取得的收入以及在新加坡收到的海外收入依法納稅。新加坡根據公司的控制和管理職能是否在新加坡,對納稅人分為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兩類。
一般而言,居民公司與非居民公司的計稅基礎基本相似。不過,居民公司可以享受下列稅收優惠政策,但非居民公司卻無權享受:
1. 居民公司有權享受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簽訂的避免雙重征稅協定(DTA)中規定的優惠待遇。
2. 對居民公司從境外取得的股息、其海外分支機構的利潤以及來自境外的服務收入實行稅收減免。
3. 新成立的居民公司可享受最長三年的稅收減免。
企業所得稅豁免計劃
1. 新公司稅務豁免計劃
新成立的新加坡居民公司可享受最長三年的稅收減免,應稅收入豁免金額最高可達125,000新元。從2020 稅務年度起,新成立的新加坡稅務居民公司首三年的應稅收入中,首100,000 新元的部分可獲得 75% 免稅,100,001-200,000 新元的部分可獲得 50%的稅收減免。
2. 已運營企業部分稅務豁免計劃
從2020納稅年開始,對于已經運營超過三年的企業,應稅收入中首 10,000 新元可享受 75%的所得稅減免,之后的應稅收入的 190,000 新元可享受 50%的所得稅減免。
3. 稅金減免計劃
相較于納稅年度2019,納稅年度2020的企業所得稅折扣從20%提高到25%,扣稅上限也由10,000新元上調至15,000新元。
4. 虧損抵前稅務補貼計劃
為協助企業應對經濟下滑所帶來的現金流問題,政府在2020年財政預算案中推出了加強版的虧損抵前計劃,該計劃允許企業將2020納稅年度符合扣除資格的稅務虧損轉移可追溯到前三個納稅年度,從而得到稅務補貼。這項減免計劃的最高限額為100,000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