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機構可在海南經營出口產品認證業務
11月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批復》,同意自即日起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有關規定: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僅開展出口產品認證業務的境外認證機構,無須取得認證機構資質和辦理經營主體登記,向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后,即可開展出口產品認證業務,認證結果僅限出口企業境外使用。
該規定進一步降低境外認證機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從事出口產品認證業務的門檻。
上述政策調整對擬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從事相關認證活動的境外認證機構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有關政策落實后,境外認證機構將不再需要在海南設立子公司,也不需要在中國境內取得認證機構資質,只需要向中國的有關監督主管部門備案后,便可直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從事相關認證經營活動。這將大大降低境外認證機構在海南的運營成本及時間成本。
海南自貿港的優勢
對于投資者來說,海南自貿港能夠帶來的好處有:
1. 國家政策支持:海南自貿港是中國政府推進自貿區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國家政策的支持將為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和動力。
2. 地理位置優勢:海南自貿港地處南海之濱,地理位置獨特優越,是連接東南亞和南亞的重要門戶。這為海南自貿港發展國際貿易和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3. 政策優勢:海南自貿港擁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創新,例如擴大開放、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稅收優惠等,這些政策優勢將為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 產業優勢:海南自貿港具備豐富的熱帶農業和漁業資源,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這些產業優勢將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綠色食品、文化旅游等產業提供優質的資源支撐。
5. 技術優勢:海南自貿港擁有先進的科技和信息技術,如5G、人工智能等。這些技術優勢將為海南自貿港發展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等領域提供有力的支撐。
海南稅收優惠政策
1、人才個人所得稅最高15%
2025年前,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2035年前,對一個納稅年度內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累計居住滿183天的個人,其取得來源于海南自由貿易港范囹內的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按照3%、10%、 15%三檔超額累進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2、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
2025年前,僅對注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并實質性運營的 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2035年前,對注冊在海南 自由貿易港并實質性運營的負面清單行業之外的所有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
3、在洋浦保稅港區、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等區域率先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口管理制度。
4、對原產于海南或含進口料件加工增值超過30%的貨物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
5、進口生產原輔料免征進口物、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6、進口營運用交通工具及游艇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7、企業進口自用生產設備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8、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
9、對企業符合條件的資本性支出,允許在支出發生當期一次性稅前扣除或加速折舊和攤銷。
10、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調高至每年每人10 萬元并增加品種。
總之,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國家政策支持、地理位置優勢、政策優勢、產業優勢和技術優勢。這些機遇將為海南自貿港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為海南自貿港打造成為國際化、現代化自由貿易港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